目前用來趕豬的
養豬設備是五花八門,隨著養殖業的發展和提升,很多傳統的工具顯得有些力不從心。近年,國外用電棒驅趕牲畜的方法傳入我國并加以改進,逐步應用趕豬上效果非常好,同時我們也需要針對豬的特性來制定趕豬策略,那樣趕豬工作就變得更加簡單輕松了。
一、豬的三大特性:
1、豬視力不好:豬的眼不亮,它看不清墻是什么東西做的,所以一道布墻都可以把豬擋回去(但不能讓豬碰到,否則豬會沖過去)。
2、豬聽力好:趕豬時,用一根長一些的桿子擊地或在后面吆喝,豬聽到聲音會聽指揮;后面有聲音它往前走,左面有聲音它向右拐。
3、 豬隨群:趕一大群豬比趕一頭豬容易,所以賣豬時保持豬的隊形是很關鍵的。
二、趕豬的方法技巧:
1、天時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時間
在寒冷的冬天,適宜在暖和的天氣趕豬,特別是斷奶仔豬和保育仔豬怕冷,可選擇在暖和天的中午轉群;在炎熱的夏天,選擇在早晚涼爽時趕豬,尤其是妊娠母豬要盡量選擇涼爽天氣,避免熱應激加上轉群過程中的驅趕擁擠導致流產。
2、地利就是要確立最優的趕豬路線
人為設計驅趕路線,路兩邊有固定的水泥墻、鐵柵欄或不透明的彩條布或木板搭建臨時的墻,確保豬的前進方向清晰,這樣豬就會順著設計的路線前進。同時用能活動的彩條布木板等擋在豬群后面,能有效避免豬只掉頭。
3、人和就是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和配合度
豬的視力差,聽力好,適當的在豬群后面吆喝,豬群聽到聲音后會慢慢前進,此時按豬的步調前進,不可急于驅趕。若使勁催趕,走在豬群后面的豬只驚慌會到處沖撞,從而使整個豬群混亂,造成豬只受傷或掉頭往回跑,周轉效率反而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