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設備是豬場必備,同時飼料也是養豬所必需的,飼料成本是動物生產的主要成本項目,可占總成本的50%~70%。有效控制飼料成本是養殖業獲得良好效益的前提和保證,也是動物生產從業人員孜孜以求的目標。鑒于形成飼料成本的復雜性,我們需要針對各自的實際情況,以獲得最佳經濟、社會及生態效益為標準,多種措施并舉,切實降低飼料成本。
1、飼料成本的控制目標及影響因素
動物生產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提供優質的畜禽產品,獲得最大的經濟及社會、生態效益。我們所追求的最低成本飼料,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最低價格的飼料,應該是指使用這種飼料, 能滿足動物的營養需要,使其能達到一定的生產性能,獲得最佳生產效益,且飼料配方的成本價是最低的。高效益是目的,低飼料成本是手段,切不可本末倒置。飼料成本不僅包括各項飼料原料的成本,還包括采購、加工、貯存及各種損耗成本。上述諸環節的因素都會影響到最終的飼料成本。另外,還與動物對飼料的利用效率有關。因此,要有效地降低飼料成本,獲得最大生產效益,單一的途徑無法達到目的,需要采取多種措施綜合應用。
2、以效益最大化為目標來設計飼料配方
效益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產出與投入的差值。動物是一個復雜的體系,產出與投入相關,但并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產出投入之差值受到動物產品的市場價格、飼料原料的市場價格所影響,而市場價格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是隨不同時期、地方而動態變化的。所以,飼料配方要根據具體情況隨時做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