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球菌可通過血液、口、鼻等傳播,仔豬斷臍、剪牙、斷尾、去勢,仔豬吃乳膝部關節與地面或產床磨傷以及豬群咬架等等都易感染。此病菌的潛伏期一般為1~3天,有時可達到6天以上。
概述
鏈球菌是一種圓形球菌,革蘭氏陽性。本菌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強,對一般消毒劑敏感。
1968年,丹麥報道首列人鏈球菌病,至今全秋已經有三百余人死亡。
1998年到1999年夏季。我們江蘇省南通地區大面積爆發豬鏈球菌二型,8萬頭豬死亡或淘汰,25人感染發病,14人死亡。
2005年四川爆發,204人感染發病,38人死亡。
臨床癥狀
1、腦炎型鏈球菌病
病豬有時呈坐臥姿勢,肢體麻痹,空嚼,四肢出現紫斑,不食。當時以為是體內有蟲或偽狂犬和附紅細胞體混感,是比較典型的腦炎型混合敗血型鏈球菌的癥狀。腦炎型鏈球 菌的典型癥狀是體溫較高(40.0—42.5℃),食欲廢絕,出現腦炎型神經癥狀,四肢麻痹無法站立。坐臥或癱臥姿態,有時鼻中有膿稠液流出,共濟失調,仰臥時伴有四肢劃動,磨牙,空嚼,最急性時病程1-2天死亡,慢性時病程1~5天。
2、急性敗血型鏈球菌病
比腦炎型死亡率高,突發性強,常伴隨腦炎癥狀,有時未見癥狀而突然死亡。時出現食欲廢絕,與高熱病癥狀相似,眼膜潮紅,流淚,流鼻涕,體溫40~42℃,有時出現便秘或腹瀉癥狀,耳、腹、四肢出現紫斑,故稱敗血型。病重豬跛行,后期并發腦炎癥狀,磨牙,空嚼,共濟失調,死亡時口、鼻流出淡紅色泡沫。死前伴隨呼吸困難癥狀。最急性時1天死亡,一般2~4天死亡。通過對急性敗血型鏈球菌引起的死亡剖檢發現此病對脾臟損害極大,容易造成脾臟水腫,供血不足引起腎臟缺血,肝臟排毒阻礙壞死,引起全身貧血,氣管充血,繼發呼吸疾病綜合癥。因此除了針對性治療,防止繼發感染也尤為重要。
3、關節炎型鏈球茵病
急性關節炎型鏈球菌與慢性副豬嗜血桿菌病前期癥狀應區分開。關節炎型鏈球菌為一肢或四肢關節腫脹,手指按下有疼痛感,跛行,食欲減退,時好時壞,后期發燒。副豬嗜血桿菌病豬四肢有時也出現紫斑,關節腫大,但一般整肢浮腫或關節以上部分浮腫,伴隨有呼吸道癥狀,眼皮浮腫。關節炎型鏈球菌有急性和慢性,慢性病程可長達2~4周,急性病程2~7天。
4、慢性淋巴膿腫型
此型常伴隨呼吸道疾病。淋巴結腫脹明顯,多分布在脖子、耳根部延伸到咽喉頸部,有時前期出現關節炎型鏈球菌,后期繼發淋巴膿腫,嚴重影響采食,呼吸,繼發呼吸道疾病。治療此病要注意預防繼發感染,治療時膿腫可出現破潰流膿現象,注意消毒并防止發炎,以調理為主,促使局部慢慢好轉。一般病程較久,有時可達2~4星期。
預防
接種疫苗可預防,但并不是全部能防控。要注意圈內通風、消毒、保溫措施工作。病菌主要通過口鼻和皮膚破損感染,避免豬群咬架、仔豬吃乳膝部關節與地面或產床磨傷以及仔豬斷臍、剪牙、斷尾、去勢時手術周邊部位及器械消毒(禁止使用生銹器械)。平日做好藥物預防工作,有個別出現此類癥狀的病豬,最好隔離,整圈拌料廣譜抗菌藥物,如青霉素類或多西環素及磺胺類藥物加以預防。
病情嚴重與病情較輕的豬只隔離治療,用癸甲溴氨溶液(濃度為l:600)對圈舍、場地和用具進行嚴格消毒,1次/天,連用 7天。
治療
對于關節炎型鏈球菌,前期可選用大劑量的青霉素類藥物治療,如氨芐青霉素、高含量的頭孢噻呋鈉、青霉素、磺胺嘧啶、磺胺六甲(磺胺類藥物穿透力強,對鏈球菌有比較好的療效,但是對肝臟副作用比較大,因此在治療的同時需飲水或注射配用清肝利膽的藥物輔助)配合鎮定鎮痛藥物,注意防止繼發感染,早期治療有效。
對于慢性關節炎型,需要耐心治療,防止繼發感染的同時治療調理,一般慢性關節炎型形成期為2~4星期,因此,2-3天治療無明顯效果,需要長期調理,以防繼發感染。中藥治療用連翹100克,板藍根100克,金銀花50克,地骨皮100克,黃連2O克,山枝80克,黃芩30克,黃花地丁80克,生地80克,麥冬80克,夏枯草80克,淡竹葉100克,蘆根200克水煎去渣,候溫灌服。此為250斤病豬用量,1次/天,連用 7天。
按藥品說明,在全群豬飼料中加入氟苯尼考和清瘟敗毒散(含黃連、黃芩、連翹、桔梗、知母、大黃、檳榔、山楂、枳實、赤勺等),并在飲水中添加葡萄糖、維生素C粉和電解多維混飲,以增強體質,防止繼發感染。
以上內容由臨沂市普惠農牧機械有限公司提供,了解更多關于養殖設備、養殖設備廠家、環境控制器、自動養殖設備的相關信息,請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 http://www.sd-puhui.cn/ http://www.sdpuhui.cn/ http://www.lypuhu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