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視飲水管理
熱應激時雞的飲水量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 熱應激時雞的產熱量有80%以上是通過蒸發(fā)作用而散發(fā)。 許多研究已證實,飲水量的增加有利于雞的存活。 增加含KCl水的攝取量或降低水溫均可減輕熱應激。飲水中加鹽與飲水的溫度之間互補作用明顯。 當飲用水的溫度低于雞體溫時,飲用水中添加KCl,顯著提高了飲水量和生長速度,當水溫接近雞的體溫時,飲水中添加NaCl 對雞所起作用不大。降低水溫但不加NaCl 能提高雞的飲水量,降低水溫的同時添加NaCl對減輕肉雞 的熱應激具有迭加作用。
2、降低雞群密度
盛夏來臨前,可根據飼養(yǎng)方式結合轉群、并群、 淘汰等進行一次疏群, 安排適宜的裝籠雞數及飼養(yǎng)密度,平養(yǎng)的雞群不易過大,盡可能避免轉群、斷喙、 運輸等活動,如需進行也應在陰天或早、晚天氣涼爽時進行。
3、增加舍內通風,減少太陽輻射
在雞舍的建筑上,要考慮用隔熱性能好的材料, 可用纖維板吊成天花板,墻壁刷成白色, 在雞舍周圍種上樹木、草坪等, 這些措施有利于減少外界的輻射熱進入雞舍。現代化養(yǎng)雞場集約化程度高, 搞好舍內通風降溫是預防肉雞熱應激的重要一環(huán), 最簡單的做法便是在雞舍內安裝風扇,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40℃, 增加風速有利于雞的體熱散發(fā)。近年來, 縱向通風已成為減輕熱應激的有效手段,通過舍內不停的空氣交換, 保持舍內空氣新鮮。但是當氣溫高達30℃以上時, 單純采用縱向通風已不能控制熱應激, 必須增設濕簾降溫裝置方可有效減輕熱應激, 近來普遍采用在空氣入口處安裝水簾來作為增濕器,另外, 在雞舍屋頂用淋水或噴水霧化裝置可增加屋頂的蒸發(fā)散熱,緩和屋頂的熱量傳向舍內。
4、合理調整日營養(yǎng)水平
(1)日糧蛋白質與氨基酸含量 降低日糧蛋白質含量, 但保持必需氨基酸的添加水平能夠改善肉雞的生長速度和存活率。D-蛋氨基的吸收可降低肉仔雞對熱應激的敏感性。 以玉米一大豆為基礎的日糧需要添加蛋氨酸才能獲得較佳的肉雞性能。
(2)能量濃度的調整 日糧中的能量濃度調整應以
使熱增耗的產生降至最低限度為原則。 脂肪是具有最低熱增耗的營養(yǎng)物質,適當調整飼料中必需脂肪酸的比例,采用脂肪替代部分碳水化合物,以增加飼料的能量濃度,提高肉雞熱應激期間的適應性。
(3)礦物質添加量 熱應激期間,鉀、鈉、 鋅和鉬隨尿的排出量增加,糞中鈣、錳、 硒和銅的排出量也增加,鎂、磷的貯存量亦減少。在環(huán)境溫度高于20℃時,每升高1℃,飼料中的鈣、磷、鈉、鉀和氯的實際含量應比在20℃時的需要量增加1.5%,才能滿足機體的需要。
5、應用抗應激添加劑緩解熱應激
a、維生素C的補充 在急性熱應激期間,往飼料中添加Vc,可確保雞體穩(wěn)定地產生皮質酮, 從而提供更多為散熱所需的能量。熱應激時補充Vc 能明顯地抑制體溫的上升, 增加采食量和減輕熱應激對代謝的不良影響等作用。Vc可通過飼料或飲水補充,補充量:肉仔雞100克~150克/噸飼料,肉用種雞150克~200克/噸飼料。通過飲水添加時,每升飲水添加1克,并不間斷供水。
b、維生素E的添加 給遭受慢性熱應激的母雞日糧
中添加500的Ve,持續(xù)1周, 可明顯抑制應激期間產蛋量的下降,并使應激后的產蛋盡快恢復正常。 一般商品肉仔雞日糧中Ve含量為20毫克~50毫克/公斤,而熱應激期間,最大限度維持肉種雞產蛋量的Ve添加量可達200毫克~30毫克/公斤,這一劑量恰好處在改進禽肉品質和加強免疫功能的Ve添加范圍之內。
c、添加某些電解質 為了維持熱應激時肉雞的血
鉀與血鈣深度,抑制雞的體溫升高,當溫度為26℃~38℃時,飼料中添加0.4%~1.0%的KCl,或在飲水中添加0.2%~0.4%的KCl能收到較理想的效果。在溫度為32℃、 相對濕度74% 熱應激條件下飼養(yǎng)的肉雞,在飼料中添加1%、NHCl,增重達25%,若同時在飼料中加入0.5 %NaHCO3,能獲得9%的增重效果。將5 周齡肉雞置于37℃、相對濕度70%的條件下飼養(yǎng),在飲水中加入0,2%NHCl,可使熱喘息雞的血液pH恢復正常,若同時在飲水中添加0 .15%KCl,肉雞的平均日增重比對應組提高了44.9%。
d、添加琥珀酸鹽(又名丁酸二酯) 琥珀酸鹽是
一種很好的應激緩解劑,可用細麥麩配成0.55%~0.65%的添加劑。在肉雞熱應激期間,飼料中添加1%~3 %能取得有益的效果,若同時在日糧中補充Vc10毫克/公斤則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