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獸醫所謂的發熱癥是指體溫高于正常,可見于各種熱性病及傳染病的過程中。一般而言,溫為熱之漸,病位多在皮膚有熱感;熱為溫之盛,肌肉可有灼熱,是溫熱之邪的進一步發展;火為熱之極,病變多在臟腑。
1、病因病機:
(1)外感發熱:是雞感染風寒、風熱、暑熱等外邪。多因氣候突變以及飼養管理不良,使雞機體腠理疏泄失調,外邪乘虛而入致生本病。
(2)內傷發熱:多由飼養管理不良而致體質虛弱、或久病不愈、氣血不足或血瘀化熱等原因引起。
2、辨證論治
外感發熱多屬于實熱癥,內傷發熱多屬虛熱癥,臨床診療時應注意辨清癥之表里、寒熱、虛實。內傷發熱多見于體質虛弱及疾病經久不愈的病雞。
(1)外感發熱
風寒發熱:風寒束表、三陽合病、少陽癥
(2)溫熱:衛、氣、營、血
中西獸醫結合診治雞熱性病的優點在于(較之單純中醫治療或西醫治療):采用中醫辨證,針對病因或解表清熱,或表里雙解、或通腑泄熱、或甘溫退熱… …以治療熱源之本;采用西醫辨病,合理選用抗生素輔以解熱抗菌消炎、解肌散熱,以促使雞體溫快速下降至正常。
在雞注射給藥后2~8小時內,只要用藥合理,約90%以上的病雞都開始有食欲甚至恢復至正常食欲,然后抓住時機給予中藥煎劑,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常用中藥組方劑:
(1)荊防敗毒散(湯)、(2)大柴胡湯合桂枝湯、(3)小柴胡湯、(4)銀翅散、(5)麻杏石甘湯、(6)清瘟敗毒飲(散)、(7)小柴胡湯合血府逐瘀湯等。
常用西醫組方:
(1)青霉素或(氨芐青霉素或磺胺間甲氧嘧啶)、鏈霉素、復方氨基比林注射液與地塞米松注射液混合肌肉注射。
(2)黃芪多糖注射液、復方硫酸鏈霉素粉針與柴胡注射液混合肌肉注射。
(3)黃芪多糖注射液、復方氨基比林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與亞達克熱快(煙酸諾氟沙星)注射液混合肌肉注射。
(4)雙黃連注射液(或柴胡注射液)與配尼霉素混合肌肉注射。